寶寶剛滿11個月,近期她發現寶寶越來越難帶了,因為她變得越來越愛哭和鬧。有經驗的寶媽告訴她,這是因為寶寶的大腦在不斷地發育,她的意識越來越清晰,慢慢的能分辨出熟悉和陌生人了,這時你會發現只要陌生人抱她或者逗她的時候寶寶就容易哭和鬧,除了不喜歡被陌生人抱外,還有幾點寶媽也需要注意一下。
1、經常宅在家里:寶寶到了一歲左右,她的身體發育會成熟很多,媽媽照顧她也有了經驗,也要得心應手了,所以在空閑時間里媽媽或者家人不要怕麻煩,要多帶寶寶出去玩,讓她多與別人接觸,這樣寶寶在面對生人的時候就不會那么害怕了,也就沒那么容易哭鬧了。
2、沒人跟寶寶說話:一歲左右的寶寶剛剛開始學習說話,所以需要媽媽經常跟她交流,這樣寶寶的語言發育才能更迅速,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就會早些。如果家里的環境比較悶,媽媽又忙自己的事情,經常讓寶寶自己待著的話,沒人與她交流,就很有可能會讓她說話的時間比較晚還經常鬧情緒。如果媽媽實在很忙,其實可以用嬰兒玩具來代替自己和寶寶交流的。比如床鈴就是不錯的選擇,在寶寶醒著的時候,它能夠安撫寶寶,和寶寶進行交流。
3、衣服穿太多有的寶媽摸著寶寶的小手有點涼就會覺得衣服穿少了,然后給她穿很多的衣服,寶寶年齡小還不會說話,熱了也不知道怎么表達,媽媽若是沒有發現寶寶的不適,任由他被過厚的衣服包裹著就會讓他的身體出大量的汗,這樣寶寶會很不舒服,甚至身體容易缺水。用摸手來判斷寶寶的冷暖是不太科學的,建議可以摸寶寶的頸部和背部來判斷。
4、睡眠不足:寶寶的身體發育多半是在睡眠中進行的,想要讓寶寶的身體發育好,寶媽一定要讓寶寶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夜間媽媽一定要讓寶寶休息好。因為晚上11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這個階段,寶寶在睡眠狀態中她的身體才會釋放出大量的生長激素來促進身高增長等。
以上幾點希望能幫到各位寶媽們,如覺得有道理,盡量避免哦。